第3章

A-
18
A+

 


11


臣子、儀式都有了,趁著百官都在場,我懶得再選日子,直接把齊桓選定的吉日變成了我的吉日。


 


隻是我雖登臨帝位,施政改制卻並非易事。


 


齊桓在位時屠戮忠臣,濫用奸佞,那些奸臣屍位素餐,整個王朝彌散著腐朽的氣息。


 


我之前雖造足聲勢,可百官並不屑於我。


 


往前數幾千年,從未有女子稱帝之例,一介女流,如何治理天下?


 


第一日臨朝聽政,我就看到座下百官神色各異。


 


有幾個大膽的好色之徒,目光更是頻頻在我臉上流連。


 

Advertisement


「女帝果真絕色。」


 


「美倒是美,就是不知道她如何處理朝政。這麼個嬌滴滴的小女子,能做成個什麼事兒,還是回家相夫教子去吧!」


 


「王丞相別說!羅裙之下,能成不少事呢!我聽說桓王就是被她迷了心智,才讓她鑽了空子。」


 


「一介女流,怎麼可能得這麼多人擁護?背後,說不定多少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呢!」


 


「嘖,你說的是真的?我都想試試了……」


 


朝堂之上,竊竊私語聲不絕於耳,有人評頭論足,有人起了心思。


 


我無視這一切,淡然開口。


 


「青州水患,百姓流離,眾愛卿可有治水之策?」


 


大殿之上一片沉寂。


 


片刻後,為首的丞相突然開口,語氣輕浮:「這治水之策,也不是沒有啊!不過臣擔心女帝你初登基,不知如何處理朝中之事,不如下朝後,臣慢慢講給陛下聽?」


 


「陛下,臣也有良策呢!不如陛下一起聽聽。」這次開口的是武將之首,他嘴角掛著淫笑。


 


「好啊,那兩位愛卿就留下,好好地給朕傳授傳授治國之策。」


 


聽到這話,不少朝臣臉上都不約而同地露出了淫笑。


 


散朝之後,王丞相和李將軍一起留了下來。


 


「說說吧,你們有何良策?」


 


「陛下啊,這治水之策,其實挺簡單的。不過近幾日臣忙於籌備陛下的登基大典,著實累著了。如果陛下能把臣伺候得舒舒服服的,臣自然願意為陛下肝腦塗地,在所不惜。」


 


「你說什麼?」


 


「陛下在朝中毫無威望,如果能把我伺候舒服了,我一定會扶持陛下。」


 


「李將軍,你呢?」


 


「陛下,比起你,本將軍對皇位更感興趣。」


 


「老東西,你們是想早點S了?」這下我是真笑了。


 


不會真以為自己胯下多了二兩肉,就把自己當回事兒了吧?


 


「我勸你不要不識好歹。你一個女人都能當皇帝,本將軍為什麼不能?」李將軍一擺手,一列親兵齊齊圍了大殿。


 


「食君之祿,忠君之事,怎麼,你們現在是要弑君?」


 


「不敢!隻是將軍驍勇善戰,又手握重兵,確實比你更適合做皇帝。」


 


「比朕更適合?」我忽然笑了,「齊桓殘S忠良的時候你們在哪兒?百姓流離失所的時候你們在哪兒?今日看朕登基,你們就耐不住性子了?妄圖謀算皇位,țű₂你們也配?」


 


「李將軍既驍勇善戰,那就讓朕見識一下吧!」


 


長劍破空而出,片刻後,大殿屍橫一片。


 


「王丞相,你不是說要為朕肝腦塗嗎?」


 


12


 


第二日,新帝沒有上朝。


 


三位當事人皆不在場,這使得流言更沸,朝堂之上有人當眾宣揚:「春宵苦短日高起,從此君王不早朝。」


 


午時,不少人收到了王丞相在宮中宴請朝臣的請帖,這好似更加印證了宮中流言。


 


「嘖,看來王丞相和李將軍是把皇宮一舉拿下了。」


 


「小小女子,居然妄圖登基稱帝。簡直可笑!」


 


「不知這女帝玩起來是什麼感覺?等王丞相和李將軍玩夠了,咱們說不定還能嘗個新鮮。」


 


對於這些流言蜚語,我置之不聞,一切按計劃進行。


 


宮宴當日,群臣來賀。觥籌交錯推杯換盞間,卻不見正主身影,直到皇宮守衛齊齊圍了大殿,他們才如夢初醒。


 


宮宴之上,華燈映照。我穿著龍袍,在眾人簇擁下,穩坐主位。


 


「你們這是幹什麼?知不知道我們可都是重臣!王丞相呢?怎麼還不過來?」


 


「張大人問得好。王丞相是個忠臣,朕自然不能虧待了忠臣。王丞相說願意為朕肝腦塗地,朕便成全他。」


 


我輕輕拍了拍手,一個匣子被擲於席間。


 


「張大人,這不,你心心念念的王丞相在這呢!」


 


「你……你說王丞相被你S了?怎麼可能?莫要口出狂言嚇唬本官。」


 


有人察覺出不對勁,但因為本身心裡帶了偏見和輕視,依然不以為意。


 


「是不是,自己看看不就知道了。來人,呈給張大人看,務必讓他看仔細!」


 


有侍衛呈上匣子,打開的那一瞬,眾人齊齊變了臉色。那位剛開始叫囂得最歡的張大人更是直接癱軟在地。


 


「王……王丞相S了,那李將軍Ťů⁽呢?」


 


「李將軍大逆不道,聯合親衛妄圖逼宮謀反,朕已於昨日下令將其梟首示眾。諸位愛卿待會兒出宮就能見到。剛掛上,還新鮮的呢!就是不知,諸位愛卿今日還能不能踏出這宮門了……」


 


「陛下剛登基就濫S朝中重臣,這不合規矩。」


 


「如今是朕坐在這個位置上,朕定的規矩就是規矩!」


 


「陛下如此獨斷專行,斷不能使人信服。臣等請求陛下退位,令擇明主。」


 


劍拔弩張之際,殿外忽傳來三聲鍾磬音,聲勢恢宏悠遠。


 


我聞之此聲,便知密謀之事已成。


 


看著席間眾臣不明所以,我輕笑著揮手:「來人,給諸位愛卿上綁。反抗者,就地格S!諸位愛卿若是垂S掙扎,那你S之後,朕必定不會放過你們父母親族。」


 


為防這些逆臣魚S網破,我早在入宴之時便派人領兵圍了他們府上。一是用於震懾,二是……他們自有用處。


 


國家需要煥新生機,可朝中重臣不能一時之間全部換下去。各個臣子之間牽絲掛縷,不能連根拔起,需要一點點將他們除去。


 


有什麼比捏住他們的軟肋更能讓他們臣服?


 


「你這個毒婦,你到底想幹什麼?」


 


有人憤怒反抗,守衛一刀拿下,血濺當場。S一儆百,剩下的人便不敢再輕舉妄動。


 


「朕不想幹什麼。隻是朕剛登基,後宮空虛,朕心寂寞。諸位愛卿又忠心耿耿,朕便想著從諸位愛卿家裡選幾位貴君充實後宮。你們在前朝為朕分憂,貴君們在後宮體察聖意。眾位愛卿意下如何?」


 


見沒人開口,我笑著繼續道:「張愛卿,朕聽說你兒子剛即弱冠,身強體健善騎射,朕很感興趣。來人,召張大人兒子進宮,封貴君!


 


「周愛卿,朕聽說你家裡三個兒子。朕選誰好呢?不如你為朕舉薦一位吧,朕相信周大人的眼光。


 


「什麼?都不好?那就都召進來一同封了吧!朕不嫌棄。


 


「錢愛卿……」


 


被點到的直接匍匐在地:「陛下,臣的兒子已經成婚。」


 


「什麼?成過婚了?沒關系,人夫朕也很喜歡,一同召進來吧。


 


「趙愛卿……」


 


「微臣隻有一個女兒,求放過!」


 


「女兒好啊!女兒朕也喜歡。你放心,朕會好生待她的。


 


「什麼?吳愛卿還未成婚生子?剛好,那你直接過來伺候朕吧,朕給你位分升高點。」


 


……


 


話說到這份上了,在場的人都是人精,還有誰不明白呢?陛下根本不是選貴君,是想拿他們的家人做人質!


 


張大人剛才跳得最歡,此刻卻跪得最快。他年逾五十,家中隻有一位獨子。若陛下真的出手……縱使百般不情願,但他不能不顧慮家族。


 


「臣願為陛下鞠躬盡瘁!」這話說得十分咬牙切齒。


 


「張大人這麼識抬舉,朕心甚慰。賞!」


 


我當即大手一揮,賞黃金百兩。


 


賞罰貫徹,將帝王之術用得爐火純青。


 


有人質在,朝堂用人便得心應手。


 


13


 


我初登帝位,憐百姓受戰爭之苦,免除三年賦稅。隨即頒布新政,改革舊制。


 


朝政上,整頓吏治,選賢任能,大力選拔新晉可用人才。同時頒發新法,天下女子凡經過考核,皆可為官從政。


 


民生方面,則興農業,辦學堂,開醫館,延續舊舉。並大力提倡女子入學堂讀書。


 


宗族中,廢除嫡庶尊卑制度,無論出身,不分貴賤。


 


種種舉措,有人支持,有人反對。尤其我倡導,男女婚姻平等,若是婚姻破裂,女子可自行和離;男子可三妻四妾,女子便可三夫四侍。


 


前半條還可勉強接受,後半條簡直吵翻了天。


 


一些迂腐文人,固執認為女子是男子附庸,憑什麼跟男人享受同等權利?


 


舊有觀念根深蒂固,一時之間無法肅清,那便徐徐治之。


 


我深知作為帝王,手段不能太過強硬,不然反而會激起民怨。


 


那要怎樣才能慢慢改變這些舊觀念?


 


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,直到某日我微服私訪時路過一塊貞ŧůₐ節牌坊,聽到一群孩子用童謠辱罵一位喪夫改嫁的女子。


 


我頓時開悟。


 


民俗歌謠、民間故事是最合適的,我在兒時就常聽母親講故事,那些民間故事雖不成文,但傳揚廣泛且代代相傳,民間歌謠亦是朗朗上口,這些是最容易滲透人心的。


 


當晚,我召集宮中女官,將那些流傳的民間故事重新改寫,編撰成冊。


 


牛郎織女的故事很浪漫?屁!重寫,照原來的寫, 但重點要寫牛郎偷看仙女洗澡, 偷走仙女衣服。著重寫牛郎是個拐賣、逼迫婦女的人販子。


 


對了,再頒布一條法令, 凡是有拐賣人口、強迫婦女者,直接處S。主動舉報者經核實,可賞黃金百兩!


 


嫦娥奔月的故事?改!就寫天上原來沒有月亮, 是嫦娥歷經艱險向羲和借來了光,照亮夜間人世。


 


女兒國的故事不合理?不知道怎麼編?朕幫你編, 你就寫女兒河的女孩們都是棄嬰塔下拋棄的女嬰魂。得後土娘娘憐憫, 才能轉世重生。


 


鬼怪故事太可怕?那就寫鬼怪都是被人陷害受了冤屈的。不做虧心事, 不怕鬼敲門。


 


當天晚上, 這些新編的民間故事就被說書先生在茶室一一講起, 有小孩子跳著鬧著唱起新的歌謠。


 


民間的風向在潛移默化地改變, 一股新風從腐朽制度的束縛中掙脫出來,吹向大地,帶來新的生機。


 


那些桎梏著女子的陳規舊律,也漸漸被打破。


 


這時候, 離開元盛世的來臨還有五年。


 


這一場漫長的戰爭是貫穿整個開元盛世的,雖然女帝一統天下, 百姓安樂, 家國太平, 但依然有許多迂腐文人終身不仕, 以此表明絕不妥協的心志。


 


可是不管怎樣, 女子們的生活總算有了改變。


 


她們可以和離,不用再看夫君臉色生活;她們可以不戴帷帽,坦蕩地走在大街上,不用再受人指點;她們可以做工賺錢,自己養活自己。


 


甚至民間還有女子自立門戶, 在丈夫去世後獨自撐起家庭, 養育子女。後世中的一任探花郎就是為寡母養大。


 


黎明將至, 曙光已現。


 


五年後, 天下已定, 國家富足, 百姓安居, 普天之下一派祥和寧靜。


 


我履行當初約定, 在宗廟為他重塑金像, 允他受萬民香火叩拜。而他也因我漸成正果,自願成為景國保護神, 佑景國風調雨順。


 


金像塑成當日, 我於宗廟祭祀祈福, 接受萬民朝拜。


 


高大的神像莊嚴地屹立在祭壇中央, 我手持香燭, 裙擺逶迤,一步步登往祭壇。淨手、焚香、祭拜,動作一氣呵成。


 


下首百官俯伏在地,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,萬民叩拜,山呼萬歲。


 


我抬手一指, 目光堅定而寧靜。


 


「看,這是朕為自己打下的天下。」


 


九州升平,海晏河清。


 


(完)


 

T T T